名句 | 出处虽冥默,薰莸肯溷殽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全文: 参考注释冥默(1).玄深。《文选·班固<幽通赋>》:“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李善 注引 刘德 曰:“冥默,玄深,不可通至。” (2).犹玄默;沉静。 南朝 梁元帝 《陶弘景碑铭》:“肇彼冥默,翻成协赞,身託外臣,心同有乱。” 唐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诗:“冥默 楚 江畔,萧条林巷空。” 清 孙枝蔚 《哭吴后庄》诗之三:“恨尔竟无知,夜臺长冥默。” (3).指死亡。《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 刘良 注:“虽冥默无象,固应神也。” 薰莸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杜预 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岂所谓赏善罚恶,殷勤隐恤者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云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载。” 溷殽亦作“ 溷淆 ”。混乱,杂乱。《汉书·谷永传》:“乱服共坐,流湎媟嫚,溷殽无别。”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忠佞溷淆,各以类进。” 汪继培 笺:“《五行志》又作‘溷肴’。” 唐 元稹 《江边》诗:“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溷殽。”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明文授读》:“以先生学识之高,精力之富,而鉴裁斯事,尚多溷淆,文章正*法,固非易知者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