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刚中的《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 全文: 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 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冷冷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 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 似云嫦娥醉步跌,误堕污渠出清泚。 又疑骊山妃子泉,老藕拔根浮到此。 斯言谩诞何足稽,况乃穷乡宁有是。 我闻贤者在泥涂,其涅不缁岂无以。 外观不逐纷华迁,虚室常随吉祥止。 心斋自厌劳酒肥,坐忘尽黜青黄美。 薰然蓄积为德馨,表晨绝尘无与比。 黄昏陋巷风雨寒,细看岂非颜氏子。
名句书法欣赏 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体色形体颜色。指形貌。《管子·白心》:“口无虚习也,手无虚指也,物至而命之耳。发於名声,凝於体色,此其可諭者也。” 汉 王充 《论衡·讲瑞》:“凤皇騏驎都与鸟兽同一类,体色诡耳,安得异种?” 太虚(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五采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须臾成五采。——清· 姚鼐《登泰山记》 世间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