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祖瑛的《题良上人所藏天锡先生青山白云图》 全文:今人作事每师古,摹仿太甚复可嗤。
 要于法外出新意,变化臭腐为神奇。
 襄阳画法妙前代,千金一纸争购之。
 郭公丹青有能名,亦复爱之如渴饥。
 今观此幅殆逼真,气骨老苍无俗姿。
 青峰碧涧在烟雾,令人益重幽人期。
 沃州天姥见彷佛,支公寺前秋鹤飞。
 桥危霜滑笋舆小,忆得前度曾攀跻。
 郭公久矣閟泉壤,此幻不灭留赍咨。
 前身太白无乃是,句法酷似金山诗。
 
 参考注释笋舆竹舆。 宋  王安石 《台城寺侧独行》诗:“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緑阴成。” 宋  陆游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诗:“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 清  赵翼 《山行杂诗》:“我老不能行,笋舆代步履。” 前度(1).见“ 前图 ”。 (2).前一次;上一回。 唐  元稹 《醉醒》诗:“ 积善坊 中前度饮, 谢 家诸婢笑扶行。”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题。” 许地山 《枯杨生花》:“前度曾来的门墙依然映入 云姑 底瞳子。” 攀跻亦作“ 攀隮 ”。犹攀登。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躋。” 宋  陆游 《宿上清宫》诗:“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余读相国之诗,雄健峭削,如长松千寻,孤峯万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经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