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高启的《姑苏杂咏·洞庭山》 全文: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 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 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狂语醉发应卢胡。
参考注释涛声(1) 浪涛拍岸的声响 (2) 听起来像拍岸浪声的某物,或被认为像拍岸浪声的某物 半夜(1) 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2) 一夜之半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魂梦梦;梦魂。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 嵩 南春徧伤魂梦, 壶口 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 石气环绕山石的雾气。 元 虞集 《赋石竹》诗:“龙嘘石气千年润,鹤过林阴一逕斜。” 肌肤(1) 肌肉皮肤 (2) 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