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滔滔褦襶子,疾走殊未阑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弥正的《和祝镒韵》 全文: 参考注释滔滔(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褦襶子(1).指不晓事的人。《古文苑·程晓<嘲热客诗>》:“只今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章樵 注:“音耐戴,言不爽豁也。《类説》、《集韵》:‘褦襶,不晓事之名。’”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经籍。” 金 史肃 《放言》诗之二:“壮岁羞为褦襶子,如今却羡囁嚅翁。” 清 王晫 《快说续记》:“二三知己在座,忽闻褦襶子至,俱顰蹙无奈。” (2).指夏天遮日的凉笠。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败天公》:“近代又以牛马尾、棕毛、皂罗漆製以蔽日者,亦名笠子,乃古所谓褦襶子者也。” 疾走(1).快速离去;快步走,快跑。《吴子·应变》:“战胜勿追,不胜疾走。” 宋 陆游 《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久闻 三游洞 ,疾走忘病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南江野人》:“ 南江 有二野人,能手格猛虎,恒擘獐鹿啖之,悬崖絶壁,腾上如鸟隼,虽其家人亲戚招之,疾走不顾也。” 茅盾 《子夜》十九:“ 吴荪甫 全身都发抖了。他铁青着脸,咬紧牙齿在屋子里疾走。” (2).急速奔向。《史记·黥布列传》:“ 楚 使者起。 何 ( 随何 )因説 布 曰:‘事已搆,可遂杀 楚 使者,无使归,而疾走 汉 并力。’”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