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肉之叹怎么写好看:
脾肉之叹书法图片
脾肉之叹历史词典解释
脾:通“髀”,大腿。谓哀伤光阴虚度,思图有所作为的慨叹。《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郭沫若《革命春秋.到浦东去来》:“十日不见,多少有点脾肉之叹的向华似乎更加焕发了。”
偏正 脾,通“髀”,大腿。感叹大腿上的肉增多。比喻光阴虚度、庸碌无为。语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郭沫若《革命春秋·到浦东去来》:“十日不见,多少有点脾肉之叹的向华似乎更加焕发了。”△多用于慨叹光阴虚度方面。→岁月之叹
词语分解:
- 脾的解释 脾 pí 人和动物内脏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脏
- 叹的解释 叹 (嘆) tàn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叹气
历史典故推荐:肘后方
晋书.葛洪传:“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肘后要急方四卷。”“(洪)兀然若睡而卒……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晋人葛洪有仙术,著有肘后急要方,世传他死后尸解成仙而去。后用为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