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应心的解释
犹言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
成语例句:
可惜才不逮意,手不应心,于是急切中连“简明”、“清晰”、“条理”等一切散文底基本条件都置诸脑后了。
★沈从文《艺术教育·滥用名词的商榷》
繁体写法:
手不應心
注音:
ㄕㄡˇ ㄅㄨˋ ㄧㄥ ㄒㄧㄣ
手不应心的近义词:
- 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但能力达不到 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后汉书·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one's hand can no longer act as one's heart dir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