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事变风涛掀地轴,军声电雹散雷槌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著的《次韵前人伤古》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事变(1) 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 军事性事件 七七事变 (2) 泛指事物的变化;世事的变迁 研究周围事变的联系 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响导。——《改造我们的学习》 风涛(1).风浪。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诗:“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何其芳 《树阴下的默想》:“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带着渴望,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 (2).比喻艰险的遭遇。 唐 项斯 《欲别》诗:“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 元 刘因 《人情》诗:“人情云雨 九疑山 ,世路风涛 八节滩 。” 明 唐顺之 《与杨虞坡司马书》:“风涛兵戈倥偬中,因差人入京谢恩。” (3).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鲁迅 《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涛怒吼起来,刷洗山河的时候,这才能脱出这沉滞猥劣和腐烂的运命。”《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过去一年里,亿万 中国 人民经受了一生中最大最复杂的感情的风涛。”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线 军声(1).军乐。《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詔吉凶。”《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树表,司鐸授鉦,坐作进退,节以军声。” 薛综 注:“言声中进退,取钟鼓旌之节。” (2).军队的声威、声势。 唐 郑吉 《楚州修城南门记》:“以严教令,以壮都鄙,以张军声。”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庙略慙 灵武 ,军声谢朔方。”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及大军回省, 云山 及 邱彦彪 已至 乾州 ,军声復振,而 万炳南 屡书告急。” (3).军中的喧闹之声。 唐 赵嘏 《钱塘》诗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诗:“醉餘一觉纔安枕,又听军声四面譁。” 电雹闪电和冰雹(冰雹多下于夏天,落地即溶)。常用以比喻容易消逝的事物。 宋 苏轼 《锺子翼哀辞》:“是身虚空,俯仰变灭过电雹。” 宋 陆游 《三山杜门作歌》:“十年光阴如电雹,緑蓑黄犊从邻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