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五更转兼十二时·其十二·维摩托疾二十八首》 全文: 有何遇。 无词报。 舍利林间岂为道。 呵嗔原是大菩提,何须宴坐除烦恼。
参考注释舍利 又作“舍利子”。意为尸体或身骨,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为道(1).犹言修道。《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指矫性而为高远难行之事。《礼记·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作向导。《左传·隐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郑 曰:‘诸君释憾於 宋 ,敝邑为道。’”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本亦作‘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