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花门疏勒久逋逃,上相西征落节旄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毛澄的《新秋感兴十二首·其七》 全文: 参考注释花门(1).山名。在 居延海 北三百里。 唐 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 天宝 时为 回纥 占领。后因以“花门”为 回纥 的代称。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花门 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哀王孙》:“言圣德北服南单于,又言 花门 助顺,所以慰王孙也。”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 花门 、 吐蕃 日侵軼,天子数出 长安 逃。”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 回部 诸酋,以其恨于 满洲 者刺骨,而修怨及于 汉 人……以復 突厥 、 花门 之迹,犹当降心以听。” (2).饰有花纹之门。 南朝 梁 何逊 《南苑》诗:“花门闢千扇,苑户开万扉。” (3).借指豪门。 明 屈大均 《大同感叹》诗:“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 (4).指妓*院。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一折:“做一个三从四德好人妻,不强如朝云暮雨花门妇。”《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快到苏州城·昏无能》:“昏无能,宦承恩……赌*钱又吃酒,还有闯花门。”参见“ 花门柳户 ”。 疏勒古 西域 诸国之一。 王莽 时称 世善 , 唐 名 佉沙 。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一带。其治 疏勒城 ,即今 疏勒县 。《后汉书·班超传》:“臣见 莎车 、 疏勒 田地肥广,草牧饶衍,不比 敦煌 、 鄯善 閒也。” 唐 皇甫冉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节比全 疏勒 ,功当雪 会稽 。” 明 梁伯龙 《念奴娇序·拟出塞》曲:“北接 莎车 ,西通 疎勒 , 班超 原是一书生。” 清 赵翼 《张甥圣时宦新疆之奇台尉五年俸满告归喜赋》:“ 疏勒 泉清禾满野, 祁连山 迥雪弥天。” 逋逃(1) 逃亡;逃窜 千计逋逃 (2) 逃亡的罪人;流亡的人 上相(1) 指某人的照片比本人好看 (2) 古时尊称宰相 位为上相 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 节旄尽落。——《汉书·李广苏建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