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连文凤的《寄庐陵刘国博会孟先辈》 全文: 吁嗟天地何梦中,魈{魉外换其}日夜嘘寒风。 万物元气销铄尽,文章千古无时穷。 先生驱文挟风雨,笔势不傍心自语。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换星移时不鲁。 昔鲁东门已无人,况今门外车马尘。 飞尘著天黑如漆,灵光一点争嶙峋。 新进少年竞浮靡,妆点春妍学桃李。 贞元朝士已无多,不识伯淳堪愧死。 江空岁晚雪满天,钱塘风景经几年。 片言只字落人世,至今识者犹能传。 愧乏新诗送盘谷,恨别情多歌不足。 语言憔悴更可邻,故都写作断肠曲。 潸然老泪愁天津,铜驼巷陌荆棘深。 吴云江树黯无色,千里共此凄凉心。 昌黎博士头已白,籍湜当年门下客。 俱是乾坤无用人,一见新诗重相忆。 噫嘻齐前烟雨凄,横江老鹤今来归。 我欲附之翎翅短,此情寄与东风飞。
名句书法欣赏 飞尘著天黑如漆,灵光一点争嶙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飞尘(1).飞扬的灰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躡飞尘。” 明 马銮 《张丽华》诗:“临春高阁忽栖鸦,香作飞尘玉委沙。” (2).喻轻微的事物。 南朝 梁 江淹 《拜正员外郎表》:“皇纬如纽,惭飞尘之效。” 天黑(1) 太阳落下后,天色变黑 (2) 光线不足,不明亮 灵光(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一点(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嶙峋(1) 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岭巆嶙峋,洞无涯兮。——《汉书·扬雄传》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瘦骨嶙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