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南城》 全文:道旁古南城,城废存土阜。
 云米拒契丹,筑此夹河守。
 和金计灭辽,唇齿患互受。
 外夷尚知此,小利目前取。
 讵惟失河北,汴亦不能有。
 国势成积弱,况复政多咎。
 方士及权奸,岂堪偻指数。
 虚内乃贪外,屋丰阒家蔀。
 五国固其宜,炯戒传不朽。
 
 参考注释国势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国势衰微 成积成见积习。《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 杨倞 注:“成积,旧习也。”一说犹全体。 王先谦 集解:“不蔽於成积者,犹言不蔽於道之全体也。正对上‘道之一隅’言之。”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