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舒岳祥的《山甫画松》 全文: 山甫盖作古松,盖意造无定盖本。 枝枝盖藏太阴,笔笔涵混沌。 气吞千尺崖,犹作飞瀑滚。 肺肝生洞壑,槎枒出隐岭。 奋臂盘礴余,墨渍笔不吮。 若人盖天机,岂为寻丈窘。 胸中有磥砢,欲出不可忍。 恐是城南树,写形难自隐。 呜呼夹山自有真松图,朝夕左右陈座隅。 伐薪架屋听笙竽,好翁之计诚非疏。
名句书法欣赏 伐薪架屋听笙竽,好翁之计诚非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架屋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庾仲初 作《扬都赋》,成,以呈 庾亮 。 亮 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於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谢太傅 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后遂以“架屋”为对专事模仿者的讥讽。 唐 黄滔 《薛推先辈》:“遂投鄙拙,上瀆精奇,佇聆架屋之讥,莫俟披沙之諭。” 笙竽笙和竽。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礼记·檀弓上》:“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 晋 左思 《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秋》:“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门成 鲁 卫 ,祭抱笙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