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瓶子里的鸭梨》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天,灵灵到果园里去玩。他看见树上挂满了青青的小梨子,可爱极了! 灵灵想:如果把小梨子装进透光的瓶子里,它能在瓶子里长大吗? 第二天,灵灵拿来一个口儿小、肚子大的玻璃瓶,把一个小梨套进瓶子里,再用细绳把瓶子拴在树枝上。每隔几天,灵灵就来到果园,看看瓶里的小梨。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小梨一天天长大,成了大鸭梨。 秋天到了。灵灵把瓶子里的鸭梨摘下来带回家。大家看了,都觉得很有趣。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其中会写“鸭、树、把、装、绳、拴、带”7个字。 2、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方案一】 (一)实验设疑、激趣导入。 1、出示鸭梨和瓶子,老师这里有一个鸭梨,想把完好无缺地装进这个瓶口小,肚儿大的瓶子里。有谁愿意来帮帮我啊?(学生自荐上台演示,实验后思考:能装进去吗?为什么?) 2、有一位聪明的小朋友就把这个鸭梨装进去,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装进去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瓶子里的鸭梨》。(师板书课题,全班学生进行书空。) 3、齐读课题两次,回答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鸭梨怎么会在瓶子里?怎么装进去的?是谁装进去的?)还是你们自己去弄明白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扫除字音障碍,试着读通课文。 2.试着放出声音读课文,同桌互相注意倾听,指正。 3.听录音,轻声跟读,体会语感。 4.师生以高,低音量同读课文。 5、生自由读文,再度感知: 小黑板出示自读提示: (1)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瓶子里的鸭梨是怎么一回事? (3)小组交流学习感悟。 6.生自荐汇报学习情况。 (三)精读课文、体会中心。 1、出示问题,自学课文。 投影出示自学问题: (1)灵灵看见果园里的小梨子,有什么想法?他是怎么做的? (2)灵灵用一个什么样的瓶子?(把写瓶子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怎样把小梨子装进去的? (3)梨子是怎样长大的? (4)为什么一定要拿口儿小,肚儿大的瓶子来装小梨子? 2、学生独立在课文里找出答案。 3、同桌互相交流。 4、根据问题分析课文。 ①这篇课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 ②第1-2自然段:灵灵看见小梨子,想:如果把它装进透光的瓶子里,它能在瓶子里长大吗?(理解透光的瓶子,哪些瓶子透光?——白玻璃瓶、塑料瓶。透光——能见着阳光。) ③第3自然段:第二天,灵灵就动手了,说明了他是个敢大胆设想,并勇于实践的乖孩子。 他选用了一个透光的,口儿小,肚儿大的瓶子。瓶子透光,梨子生长需要阳光,如果不透光梨子不可能长大。瓶子口儿小,肚儿大,这有利于梨子在里面生长。灵灵把小梨套进瓶子里,并用细绳把瓶子拴在树枝上。 A、抓住装鸭梨进去的动作来讲:“拿来”、套进“、“栓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动词。 B、瓶子必须符合什条件? ④梨子是怎样长大的,请你在课文里找出来,并在下面画上横线。 出示句子:“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小梨一天天长大,长成了大鸭梨。” A、“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要读慢一点。 B、“……”表示时间的延续,要稍停顿,以表现出小梨子是慢慢长大的,同时体会灵灵观察梨子的生长细致耐心。 C、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梨子的生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D、齐读着句话。 ⑤第四自然段:小梨变成了大鸭梨,装在瓶子里,大家都觉得很有趣。 5、全班齐读课文。……………………….. 6.生自荐说说学习后的感悟。 (四)拓展练习,培养品质。 你喜欢灵灵吗?为什么?我们周围有灵灵这样的孩子吗? (五)课后练习。说一说。 我觉得灵灵是个()的孩子。我也会动脑筋,我想: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教学方案二】 (一)复习导入、巩固加深。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在学习生活中中要养成爱脑筋,勤动手的好习惯。) 3、全班齐读课文。 (二)趣味识字、整体感知。 1、师在黑板上贴上注有拼音的房子卡,指名学生试读。 yāshùbǎzhuāngshéngshuāndài 2、出示写有生字的金钥匙:鸭树把装绳拴带 提出问题:老师把这些钥匙弄乱了,谁能帮帮我把黑板上的房子找到自己的钥匙? 3、开展找钥匙的游戏,找对的同学要求他带着大家齐读一遍。 (三)读准字音、强化记忆。 1、出示生字卡开展多种形式读生字。(师带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指出“shùzhuāngshéngshuān”是翘舌音。 树 装绳 拴 “zhuāngshéng”是后鼻音,“shuān”是前鼻音。“灵”的声母是“l”。 装绳拴 2、刚才小朋友们读的都很好,现在字宝宝想回家了,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家吗?请翻开课文16课,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的含义。 3、把不理解的生字说出来,请同学们帮帮忙。 例如:“拴”:用绳子等绕在物体上,再打上结。 (四)小组交流识记方法,看谁的方法更有效。 (五)、生自主汇报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好的识记方法。 1.形声识记:鸭把拴装 …… (六)指导书写生字。 1、跟着老师书空。 2、指导书写:“树”的三个部件应写得瘦长,挨得紧凑一点。“装”字的上半部分要略扁,右上部分是“士”,不要写成“土”,下面“衣”字的撇、捺要伸展开。“绳”字右下边的“电”字的竖弯钩不要伸到“口”字里边。“带”字上面三竖要向中间靠,中竖要直,写在竖中线上。“把”字中间是短竖,不要写成短横。 3、指名学生上台范写,及时指出不正确的地方。 4、书写课文后的田字格。 (七)学习给生字组词。 1、同桌之间拿小卡片互相组词。 2、指名组词。师相机板书。 鸭(鸭子)(野鸭)(家鸭) 树(树木)(树林)(树叶)(树枝)(树干) 把(把住)(把持)(把握)(一把) 装(装进)(装下)(安装)(武装)(包装) 绳(细绳)(绳子)(麻绳)(跳绳) 拴(拴住)(拴牛)(拴马) 带(带领)(带头)(带动)(带电) 3、齐读词语。 4、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八)拓展练习。 鸭()把()拴() 鸟()吧()全() (九)巩固; 1.去掉生字的音节,生自荐注上,集体评价。 2.去掉生字,生自荐上去还原,集体评价。 【教学方案三】 一、导入。 板书课题,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 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 三、观察图片思考: 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四、提问思考: 灵灵看到树上挂满了小梨后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请同学们将灵灵所想的句子划出来。 朗读灵灵所想的句子。 启发指导:疑问句,疑问号,读法。 训练:用“吗”说疑问句。 五、朗读思考。 灵灵加到家以后按她的想法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 用波线将它划出来。 读划出来的句子。 词:拿套拴让学实践模仿这几个词。 指导:这几个词是动词,具体说是手的动作。 让学生再举几个这样的词。 按手和脚的动作进行分类。 提问:后来小鸭梨在瓶子里长大了吗?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再读一读。 读一读:在教师指导下 读“一天、二天、十天、二十天……由快变慢,以显示时间长。 读“小梨一天天长大,变成了大鸭梨”应读出喜悦、自豪的感情。 读最后一段,想想当时灵灵的心情是怎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