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灯塔妈妈》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tiān hēi le làngshuì le 天 黑 了 , 浪 睡 了。 dàhǎijìngqiāoqiāo 大 海 静 悄 悄, zhǐ yǒudēng tǎmāma shuì bú zháo 只 有 灯 塔 妈 妈 睡 不 着。 zhēngzhe yǎnqiáo wa qiáo 睁 着 眼 , 瞧 哇 瞧, wàngzhe yuǎnyuǎn dehǎimiànshàng 望 着 远 远 的 海 面 上, háiméi huíjiāde chuánbǎo bao 还 没 回 家 的 船 宝 宝。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教学建议】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 望着/远远的海面上, 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