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 |
课文《猴子种果树》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正当杏树成活的时候,一只喜鹊“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杏树呢?有句农谚,‘杏三桃四’。杏树四年才结果,你能等得及吗?” 猴子一想:“对,四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了杏树,改种桃树。 正当桃树成活的时候,一只杜鹃“咕咕”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桃树呢?有句农谚‘桃三樱二’。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不着急吗?” 猴子一想:“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 猴子哪里知道,“樱桃好吃树难栽”,一连几年都没有载活。 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前言】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学中能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本课的教学要求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见,否则什么事也做不成的道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中的反问句。懂得没有足够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办不成的。 【教学建议】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来学,《猴子种果树》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猴”。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老师在题目旁打上小问号。 二、初读。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ke jiao shi ge nai ba (出示)一棵浇水施肥哥哥耐心拔掉 gai duan yan que juan ying 改变短谚语喜鹊杜鹃樱桃 1.自读生字词。 2说说你在这些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字音: “施”:读翘舌音。“耐”:读鼻音。 “樱”:读后鼻音。“梨”:读边音。 “鹊”:韵母是ue,碰到q,u上两点抹去。 “鹃”也是跟“鹊”的情况相似。 字形: “浇”:右上没有点。 “拔”:右边是“友”上加一点,不是“发”。 字义: “颗”:指的是比较圆润、小的东西。 “棵”:专指修饰从地里长出植物。 4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指读,齐读词语。 4.把生字带到课文认真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出示)你能把这些问句读好吗?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1自读。 2指读,齐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7.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读,你有没有不懂得词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叫他反复读,自己解决) 2.有些词语我们放到第二节课去解决。 3.你觉得哪一自然段写得有意思,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4.生读、交流。 5.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6.齐读全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间没有一竖。 “歌”:上面的“可”没有勾,而且要写得小点。 2.指导写字。 “浇”:最后一笔要舒展放纵。 “梨”:下面“木”的一横要写长,托住“利”。 “哥”:第六笔横要写长点。 “功”左边的“工”略微往上写一点。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