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12岁那年,zhou6*恩6*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zhou6*恩6*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zhou6*恩6*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zhou6*恩6*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zhou6*恩6*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zhou6*恩6*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zhou6*恩6*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zhou6*恩6*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zhou6*恩6*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zhou6*恩6*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zhou6*恩6*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zhou6*恩6*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zhou6*恩6*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zhou6*恩6*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zhou6*恩6*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zhou6*恩6*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先写12岁的zhou6*恩6*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zhou6*恩6*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zhou6*恩6*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zhou6*恩6*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 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zhou6*恩6*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zhou6*恩6*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zhou6*恩6*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zhou6*恩6*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zhou6*恩6*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zhou6*恩6*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zhou6*恩6*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zhou6*恩6*来立志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zhou6*恩6*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建议】 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zhou6*恩6*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教师可 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时,学生可以先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zhou6*恩6*来的生平事迹。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zhou6*恩6*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zhou6*恩6*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少年zhou6*恩6*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课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zhou6*恩6*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zhou6*恩6*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zhou6*恩6*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第二部分,zhou6*恩6*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zhou6*恩6*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第三部分,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并联系全文体会zhou6*恩6*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同学们常常看到zhou6*恩6*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zhou6*恩6*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到“zhou6*恩6*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可以体会到zhou6*恩6*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zhou6*恩6*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zhou6*恩6*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zhou6*恩6*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学生谈一谈或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zhou6*恩6*来的内心世界。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思考zhou6*恩6*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zhou6*恩6*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3?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音,“范、巡”是前鼻音;“惩”的声调是二声,不能读成三声;“惩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ǔ。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巡”字中的“”是撇点,不能写成半圆;“嚷”字的右半部分应写得紧凑一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书写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指点。课文中生词的含义,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体会,还应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抄写、积累下来。 4?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还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如果学生不理解部分诗句的内容,教师可以作一些讲解。 5?课文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一是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安排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伟人、名人或身边的人的成长故事,并在感受他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主动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帮助学生确定要了解的人物。在活动之前,应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如,怎样与长辈进行沟通,怎样设计提问。 另外,《同步阅读》中选编了两则周总理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和《周总理的睡衣》,选读课文中选编了一篇关于小仲马的故事《真实的高度》,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