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 |
课文《闹花灯》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腾,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感受元宵节夜晚闹花灯的欢乐气氛,增加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 【教学方案一】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⒈齐读课题两遍。 ⒉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花灯。你们快看大街上! 二、学习第一段。 ⒈齐读第一段。 ⒉自由练读两遍。 ⒊说一说:读了这一段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口答,教师引导。) 二、学习第二段。 ⒈出示投影图:请同学们仔细看,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灯?(生说) ⒉读第一句话:“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提示:后边是“!”) 指名读、齐读。 ⒊轻声读课文,看文中写了几种花灯?(3 种)哪两种写得简单?哪种写得详细? ⒋投影出示写龙灯的句子,引导体会。 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⑴自由充分地练读句子, 想一想自己喜欢哪个词, 为什么? ⑵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⑶指名说,引导多种形式理解词意。 ⑷指导朗读:喜欢哪个词,读的时候就要抓住它。读出龙灯的有趣。 ①自由尝试。②指名读。 ⒌读最后一句。 ⑴指导读“龙活啦!” ⑵引导理解“情不自禁”,指导说一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⒈师生一起读课文。 ⒉理解“融成一片”、“响彻夜空”的意思。 ⒊指导朗读。 四、听录音读全文,同桌互相比赛读全文。 五、总结板书。 六、课外延伸:你还想看到什么样的花灯?学生练说。 七、布置作业:把自己设计的花灯画下来,参加班级花灯设计比赛。 【教学方案二】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老师简介元宵节。 2. 板书课题。(学习"闹"字) 齐读课题。过渡:闹花灯是怎么一回事? 二.初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 5."闹花灯"换个词会说吗?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时间、地点、人物。 3. 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 4.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 5. 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 6. 大街山人流如潮、灯火通明,给你的感觉怎样? 7. 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 【教学方案三】 一.复习 1. 认读词语:元宵节、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2. 用"闹"、"潮"组词。 3. 背诵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段 1. 出示投影: 大街上有些什么灯?说说他们的模样。 看到这些灯,你想说什么? 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课文写了哪些灯。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花灯? 哪些花灯写得简略,哪些花灯写得详细? 4.你见过兔子灯吗?它什么样?鸽子灯呢? 花灯做了动物的形状,多可爱呀!书上是怎么写的? 5.写得最详细的是龙灯。 (1)学习"龙"字。 (2)找出写龙灯的句子。 (3)从哪里看出龙灯最有趣? (4)理解"上下翻飞",学习"翻"字。 (5)出示"摆动",做动作理解。 (6)看到这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龙灯,你想到了什么? (7)课文为什么把龙灯当作重点来写? (8)指导朗读。 6.看到这欢乐的场面,孩子们有什么反应? (1)出示"情不自禁",理解意思。 (2)指导读,读出童趣。 7.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和后几句有什么联系? 8.指导朗读、背诵第二段。 三.指导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