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白米饭和花衣裳》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学习目标】 1.学会“真、漂、布”3个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织布”等词语。 2.能用“漂亮”说写一句话,基础好的学生能按一定的提示仿照课文创编儿歌。 3.懂得衣裳来之不易。 4.能背诵这首儿歌。 【教学方案一】 一、导入新课 1.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段与衣裳有关的儿歌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一生带读——女生带读)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2.学课文 (1) 第1、2行 a.“真漂亮”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吗? b.那么漂亮的花衣裳,你喜欢吗?(指名读——齐读) c.能看图用“漂亮”说一句话吗? d.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漂亮的?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e.生活中漂亮的东西真多啊,你看冬冬今天多漂亮啊,她在干什么?看图说话。 f.如果你穿着又新又漂亮的衣裳,你会想些什么? (2) 第3、4行 a.出示:没有工人来织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齐读——指名读) b.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c.让我们来看看衣裳是怎么做出来的 d.说说你的感受 e.再读这句话,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创编儿歌 当当小作者,也来编儿歌(给图提示) _____________,真漂亮, _____________想一想: 没有_____________, 哪有_____________? 四、课中操 五、教学生字 1. 出示:真、漂、布,请你读一读这些字,再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读——齐读生字 3. 注意: 真,注意里面三横 漂,注意西的变形 布,一竖在竖中线 4.写一写 六、总结 1. 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2. 希望每个小朋友珍惜粮食和衣裳。 【教学方案二】 1、复习检查,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录音,思考:白米饭和花衣裳是怎么来的? 3、学习第一节。 (1)指名朗读,说:经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白又香的大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那么,看着这幅图(农民在烈日下插秧图),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么?他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他干得怎样? 小结:炎热的夏天中午,太阳huo6*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却弯着腰,在田里一枝枝的插着水稻。汗水一滴滴地滴下来,他也没顾得上擦一把。 (2)学习古诗《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古诗生动地描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以及大米饭的来之不易。然而从稻子转变为我们手中的白米饭还要经过很多其它的劳动。看挂图(农民施肥、收割、脱粒、碾米)问:他们在干什么? (3)总结:指着图说,你们看,我们吃的白米饭要经过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呢?联系实际,我们应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4)指名学生看图说话。 (5)齐声朗读第一段。 4、学习第二节。 (1)指名朗读第二节。 (2)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节。 ①出示种棉花、纺纱、染布、织布的挂图。 ②想想:花衣裳是怎么来的? (3)进行检查,指名说说花衣裳的产生过程?我们该怎么做? (4)总结:花衣裳是工人阿姨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要爱护它,并尊重工人的劳动。 (5)问:怎么爱护我们的新衣服? (6)齐声朗读第二节。 5、作业练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2)抄写字词。 【教学方案三】 1、复习巩固 (1)练习拼音。 fàn shang nóng mín (白米饭)、 (花衣裳)、 (农 民) na piào bù (哪 里)、(漂 亮)、(织 布) (2)组词。 那()粮()农() 哪()漂()布() (3)照样子写词语。想(想一想) 看()听( ) 说()做() (4)连词。 吃粮雪白的海滩 种衣火红的米饭 穿饭金色的太阳 (5)造句。 漂亮—— 2、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①学生试读。 ②老师范读。 ③指名读。 ④齐声读。 (2)老师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白米饭与花衣裳是怎么来的?(农民、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说,我们应爱惜粮食与衣服。吃饭时,不要有剩菜剩饭,不要掉饭粒;穿衣服时,要注意不要随意浪费。 (3)指导背诵。 ①学生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齐声背。 注意背诵时要有感情。 3、作业练习。 (1)听写词语。 (2)练习写有同偏旁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