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怎么写好看:
五院书法图片
五院历史词典解释
唐代五个官署总称,即御史台监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五官署。唐代李绰《尚书故实》:“台仪自大夫已下至监察,通谓之五院御史。”
词语分解:
- 五院的解释 1. 唐 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后代沿用其称。 唐 李绰 尚书故实:“臺仪自大夫已下至监察,通谓之五院御史。国朝践歷五院者共三人,为 李商隐 、 张魏公 延赏 、 温僕射 造 也。”按, 李商隐 未尝为御史,当为 李尚隐 之误。 尚隐 曾任御史中丞。见旧唐书·李尚隐传。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自 唐 初来,歷五院惟三人……五院谓监察、殿中、侍御
- 五的字典解释 五 w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
- 院的字典解释 院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
历史官职推荐:内翰林弘文院
官署名。清初“内三院”之一。顺治二年1645将原设翰林院裁撤,翰林院官分别并入内三院,原内弘文院遂改称“内翰林弘文院”,长官称“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十五年,内三院改为内阁。十八年复旧制后仍称“内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