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榜怎么写好看:
明通榜书法图片
明通榜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科举考试所出文榜之一。雍正五年(1727),于会试落榜卷内选文理明通者,正榜外续出一榜,名为明通榜。引见后以教谕补用。乾隆元年(1736)、七年、十年、十九年具照此举行。五十五年后停止。
词语分解:
- 明通榜的解释 清 雍正 、 乾隆 年间,在会试落卷内选文理明通的举人于正榜外续出一榜,名为“明通榜”。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近来会榜后,蒙恩於荐卷中择文之佳者,发明通榜,以教职用……按 明 永乐 初年,令会试下第文字稍优者除教官,其下者入监读书,即明通榜之意。”
- 明通的解释 1.明白通达;清楚而流畅。荀子·哀公:“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 汉 贾谊 新书·数宁:“以陛下之明通,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国史儒林传,以 顾炎武 王夫之 冠首,二人气节文学相似,而 顾 较明通, 王 较篤实。” 朱自清 <背影>序:“这一节话论现代散文的历史背景,颇为扼要,且极明通。”2
- 榜的字典解释 榜 bǎng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
历史知识推荐:进奉
①又称进献。地方官以正税外盈余名义献给皇帝的钱物。唐玄宗、肃宗时开始出现,曾多次敕令禁止。兴元元年784,国库空虚,进奉者更多,除节度使、刺史外,判官也有进奉者。宋代沿之。②唐宋时蕃商来华,向朝廷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