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议怎么写好看:
廷议书法图片
廷议历史词典解释
指廷臣集议。明代常令内阁会同五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事中计议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然后具本奏闻,由皇帝裁决。
词语分解:
- 廷议的解释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时 匈奴 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2.指朝廷上的议论。 清 李慈铭 庚午书事诗:“夷酋方丧魄,廷议急和戎。”
- 廷的字典解释 廷 tíng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俹 )廷
- 议的字典解释 议 (議) yì 意见,言论:议论
历史知识推荐:校定
宋代学校计算学生成绩的一种方法。太学订有校定条令,凡外舍生第一年在学满三季,分数入等,称校定。每年终校定有限额,神宗时,外舍三十人校一人,内舍十人校一人。宁宗时,外舍二十人校一人,内舍仍旧。外舍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