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思而后行 |
释义 | 三思而后行历史典故 三思而后行历史词典解释形容遇事要再三考虑,反复研究之后才采取行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遇事总要反复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见后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出典】: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例句】: 《水浒全传》67回:“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 连动 经过反复思考,然后才行动。语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李劼人《大6*波》:“叶秉诚把近视6*眼6*镜取下来,拿手巾擦着,一边用他那半嘶半哑的声音提议说:‘这不是小事,的确该三思而后行。’”△用于处事谨慎方面。→左思右想胸有成竹 ↔随心所欲 冒冒失失。也作“三思而行”。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仍陋袭简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明史.王铭传:“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参见“因陋就简”。 并列 因袭原有简陋条件办事。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