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书记官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清末国子监所属职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三人。掌文书案牍。
词语分解:
- 三等的解释 1.三种等级。周礼·夏官·槀人:“弓六物为三等,弩四物亦如之。”史记·平準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著议第九:“书契以降,世有三等。”2.三层,三6*级。史记·孔子世家:“会 齐侯 夹谷 ,为坛位,土阶三等。”
历史官职推荐:都讲
主持学舍之人。后汉书·侯霸传: “师事九江太守房元,治谷梁春秋,为元都讲。”魏书·祖莹传: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 主讲经书的人。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飞集讲堂前,都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