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葑采菲怎么写好看:
采葑采菲书法图片
采葑采菲历史词典解释
《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6*体。”毛传:“下6*体,根茎也。”郑玄笺:“此二菜(指葑与菲)者,蔓青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味苦)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菜。”后以“采葑采菲”喻不因其短而舍其所长。宋 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旧部当尊之人,相马不失之瘦,采葑采菲取节焉。”
并列 葑,即蔓青,根、茎味苦,但可食。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语出《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6*体。”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旧部当尊之人,相马不失之瘦,采葑采菲取节焉。”△多用于表示知人论事的态度。
词语分解:
- 采葑的解释 语出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6*体。”葑即蔓菁,叶和根、茎都可食,但根、茎味苦。诗意谓采者不可因此连它的叶子都不要。后因以“采葑”为被人赏识器重的谦词。 宋 秦观 谢程公辟启:“不谓修撰给事,误赐采葑,曲加推轂。”
- 菲的解释 菲 fēi 花草茂盛,香气浓郁:菲菲,芳菲
历史典故推荐: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