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为役怎么写好看:
无能为役书法图片
无能为役历史词典解释
役:事。不能做好某一件事。《左传.成公二年》载:鲁、卫求救于晋,晋景公愿以兵车七百乘相助,主帅郤克云:“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少陵出而瑰奇鸿丽,一变故方,后此无能为役。”
述宾 役,事。不能做好某一件事。原指不足以供某人役使,后多用于自谦,表示才干比某些人低下。语本《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鞍之战前,鲁、卫求救于晋,晋景公愿以兵车七百乘相助,主帅郤克云:“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仆无能为役,先生休矣。”△多用于自谦方面。→甘拜下风 移樽就教 ↔目空一切 妄自尊大
词语分解:
- 无能的解释 毫无能力腐败无能
- 役的解释 役 yì 服兵务,从军:从役
历史典故推荐:追亡逐北
参见:火牛阵 并列 亡、北,指战败的逃兵。追击败逃的敌人。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有余力而制其敝,~,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多用于描写战事方面。也作“追亡逐遁”、“追奔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