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写中年怎么写好看:
陶写中年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东山丝竹”。谓以音乐怡悦中年以后的性情,消愁解闷。宋 范成大《临江仙》词:“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词语分解:
- 陶写的解释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觴。”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关河冻,雨雪频。不知何处醉斜曛,陶写见天真。
- 中年的解释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人到中年2 ∶中期
历史典故推荐:书生气十足
主谓 比喻政治上糊涂,看问题单纯、幼稚。也比喻只知道埋头读书,缺乏实践经验,办事脱离实际,容易受骗、上当。姚雪垠李自成卷2:“你家老爷平日只知读书吟诗,~,不明白人家……”△贬义。多用于讽刺不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