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争席 |
释义 | 争席历史典故 争席怎么写好看:争席书法图片 争席历史词典解释《庄子.杂篇.寓言》:“阳子居(即杨子居,姓杨,名朱,字子居)南之沛(彭城,即今徐州),老聃西游于秦,邀(遇)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梁国即汴州地方。杨朱南行,老子西游,二人邂逅相逢于梁宋之地,在郊外碰上,言谈)。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旅店),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表示虔诚恭敬)曰:‘向者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尔,你)睢睢盱盱(睢盱,音suīīxū,张目仰视,跋扈的样子),而谁与居(人们厌恶跋扈,必然疏远他)?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这是老子引《道德经》的话,以教育杨朱。意思是:廉洁清白的人,有时好似污浊;德行很高的人,反倒显得谦恭而似嫌不足)。’阳子居蹵然(蹵同蹴,音cù,恭敬的样子)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指来时),舍者迎将(迎接),其家公(男主人)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旅店的人们见杨子威势动物,自感雅俗身份不同,故而躲避)。其反也(指离去时),舍者与之争席矣(杨子经老子的训导,去掉了身上的矜夸之气,随时入俗,与旅店中人打成一片,故大家不再把他当外人看待,而不分彼此与他争席而坐了)。”事又见《列子.黄帝》。 杨朱身有矜夸之气,众人便惧而躲避他;当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诲,去掉矜夸,不拘形迹以后,众人便与他不分彼此争席而坐了。 后可以“争席”指与人有争或不拘形迹的行为,也可以用为去掉矜夸的典故。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吹乌帽同“吹帽”。宋 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诗:“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