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谒者令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汉武帝置,选用明习法令故事,善为请奏的宦官充任。掌收纳尚书奏事,草拟并传达皇帝诏令。名义上隶属少府,实则直属皇帝。宣帝之后,典掌机密,权任尤重。成帝建始四年(前29)改称中谒者令,专掌宫廷事务,纳奏出令仍归尚书。
词语分解:
- 中书的解释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历史知识推荐:圆方
①古代称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作天地的代称。见“圆”。②正方形及其内切圆,周髀算经:“方中为圆者谓之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