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齿拊心怎么写好看:
切齿拊心书法图片
切齿拊心历史词典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拊心:拍击心胸。形容痛恨到极点。《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亦作“切齿腐心”。《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亦作“痛心切齿”。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
并列 切齿,咬牙。咬牙切齿,以手拍胸。形容极端仇恨。《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用于心情。→痛心疾首 食肉寝皮 ↔感恩戴德 刻骨铭心。也作“切齿腐心”、“切齿痛恨”、“切齿痛心”。
词语分解:
- 切齿的解释 上下牙齿紧紧地咬住,表示极端愤怒切齿付心。——战国策·燕策摧肝切齿。——广东军务记切齿怒斥负心郎
- 拊心的解释 1.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仪礼·士丧礼:“妇人拊心不哭。”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拊心悲如何!” 宋 苏轼 墨宝堂记:“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欧血几死而仅存。”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南望 九江 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2.抚摩胸际。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拊心却笑 西子 嚬,掩鼻谁忧 郑姬 谤。”
历史典故推荐:喜上眉梢
眉宇间露出喜悦的表情。形容内心高兴。儿女英雄传二三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主谓 眉梢,眉尖。形容喜悦之情,流露于眉宇。儿女英雄传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褒义。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