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怎么写好看:
鸣雁书法图片
鸣雁历史词典解释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杞县北。《左传》: 成公十六年 (前575),“卫侯伐郑,至于鸣雁”。即此。《续汉书 ·郡国志》 陈留郡陈留县: “有鸣雁亭。”《水经·汳水注》: “汳水又东径鸣雁亭南。”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杞县北。《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年):“卫侯伐郑,至于鸣雁。”即此。北魏时俗称白雁亭。
词语分解:
- 鸣雁的解释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
- 鸣的字典解释 鸣 (鳴) míng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
- 雁的字典解释 雁 yàn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雁行(h俷g )
历史地名推荐:柏井
即百井。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柏井。旧唐书·李自良传: 大历十三年 778 回纥入寇太原,鲍防令焦伯瑜等迎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27: 北宋雍熙三年986,契丹兵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