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缺怎么写好看:
汉缺历史词典解释
清朝官缺之一。亦称汉官缺。指为具有汉族籍身分之官员而专设之额缺。凡内外官缺中,除宗室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之外,皆为汉官缺。在京官缺,汉军司官以上得用汉缺。在外官缺,满洲、蒙古、汉军、包衣亦皆得用之。宗室、满洲、内务府包衣亦常破例地使用汉官缺。
词语分解:
- 汉缺的解释 清 时由 汉 人专任的官位。清会典·吏部四·文选清吏司一:“ 汉 军司官而上,得用 汉 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汉军用满缺:“ 汉 军,国初时定制皆用 汉 缺。”
- 汉的字典解释 汉 (漢) hàn 天河:银汉
- 缺的字典解释 缺 quē 不够:缺乏
历史官职推荐:外务部丞
官名。清末外务部之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总理衙门总办章京设。正三品,左、右各一员,请简。掌机密文移,综领众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