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轨城怎么写好看:
同轨城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杨坡乡城头村。西魏置同轨防于此。《周书·裴宽传》:“大统五年,授都督同轨防长史。”隋开皇初熊耳县和唐初永宁县皆曾移治于此。《资治通鉴》:唐宝应元年(762)十月,讨史朝义、仆固怀恩等,“军于同轨”,即此。
在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唐宝应初仆固怀恩讨史朝义于东京(洛阳),军于此。
词语分解:
- 同轨的解释 1.车辙宽度相同。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2.引申为同一、一统。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 颜师古 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 胡三省 注:“天下混一,则车同轨·书同文。” 清 王韬 亚洲半属欧人:“如图富强之术,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要不外乎此。”3.指古代 华夏
- 城的字典解释 城 chéng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
历史地名推荐:索氏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张楼村。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郑子皮、子大叔劳诸索氏”。杜注: “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 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