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头怎么写好看:
裹头历史词典解释
①唐时额外勒索租赋而入私囊者,称为裹头。唐制,凡有功之臣,赐实封者,皆以课户先准户数。州县与国官、邑官执帐,供其租调。后因诸家自征,僮仆依势陵轹州县,多索裹头。景龙三年(709),因韦嗣立上疏,中宗诏令悉计丁以输太府,使封家于左藏领受,以防勒索裹头。②唐时男子成丁则裹头巾,犹古之加冠。杜甫《兵车行》诗:“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词语分解:
- 裹头的解释 1.裹扎头巾;包头。北史·僭伪附庸传·萧詧:“又恶见人髮,白事者,必方便避之,担舆者冬月必须裹头,夏月则加莲叶帽。”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一奴长鬚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东周列国志第八六回:“此事直传至 魏国 軹邑 , 聂 姊 罃 闻之,即痛哭曰:‘必吾弟也!’便以素帛裹头,竟至 韩国 ,见 政 横尸市上,抚而哭之,甚哀。” 沉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西汉画像砖:“右中一人着冠子,社会地位
- 裹的字典解释 裹 guǒ 包;缠绕:裹脚
- 头的字典解释 头 (頭) tóu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
历史知识推荐:宁河县
北宋崇宁四年1105升宁河寨置,治今甘肃和政县。属河州。明洪武十二年1379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