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佐骑尉历史词典解释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从五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五品封武略将军,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略郎; 属八旗者从五品封奉政大夫。三十二年,统一为武略郎。五十一年,改此称,遂为定制。
官名。清朝武阶从五品授武德佐骑尉。见《清史稿·职官一·兵部》。
词语分解:
- 武德的解释 1.武道。运用武力所应遵守的准则。如平定祸乱等。国语·晋语九:“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为正卿,有温德以成其名誉。”尉缭子·兵教上:“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梁启超 <中国之武土道>自叙:“我神祖 黄帝 ,降自 崑崙 ,四征八讨,削平异族,以武德貽我子孙。”2.指武德舞。史记·孝文本纪:“ 高庙
历史官职推荐:押衙
官名。即“押牙”。 官名。唐置,掌领仪仗侍卫。旧唐书·惠文太子传:“金吾,天子押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