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存十一于千百 |
释义 | 存十一于千百历史典故 存十一于千百历史词典解释在千百个中间只保存下十个或一个。 表示绝大多数已失去,只有很少的幸存。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后多引作〔存十一于千百〕。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大经大6*法皆亡灭而不救,切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清.黄奭《尔雅沈旋集注序》:“纪文达公(昀)虽有沈氏(约)四声之辑,然不过存十一于千百,以意为之耳。”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册:“近人竟于断简残编之中,爬搜辽代文献,也不过存十一于千百而已。” 述补 亡多而存少。语本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唐·韩愈《与孟尚书书》:“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6*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用于情状方面。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开山祖师佛教用语。原指最初在某座名山创建寺院的主持。后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流派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欧公诗如昌黎,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听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