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藏怎么写好看:
卫藏书法图片
卫藏历史词典解释
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喀木(一译康)四部。卫、藏均系藏语的音译,通见于清代文书;元、明译为乌思藏。据《西藏志》,卫藏西以三桑(今桑木桑)与阿里为界,东约以拉里(今嘉黎)与喀木为界,卫与藏之间约以白地、羊卓雍湖西岸一线为界。《卫藏通志》等记清雍正三年(1725)于巴塘之南墩宁静山上建立界碑,迄西为西藏(卫藏),迄东为四川,通常以“卫藏”概称整个西藏地区。
词语分解:
- 卫藏的解释 地区名。旧时 西藏 的别称。 西藏 旧分 阿里 、 藏 后藏 、 卫 前藏 和 康 一作 喀木 四部, 藏 人用 卫藏 指 前后藏 , 元 明 译为 乌斯藏 , 清 译为 卫藏 。 清 人著作中有时也用 卫藏 概称 西藏 四部。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黑水解:“ 梁州 黑水 ,必不至 三危 ,经文不能强通,若 三危 即 卫藏 , 禹 迹由 察木多 至 车里 ,事之所有。” 章炳麟 訄书·
- 卫的字典解释 卫 (衛) wèi 保护,防护:保卫
- 藏的字典解释 藏 cáng 隐避起来:埋藏
历史知识推荐:即色游玄论
东晋支道林著。即色宗为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此论阐述了即色宗之基本论点,强调“色”为假名不实,“色不自色”,“虽色而空”,即“色”系人们主观设施之名词概念,而非自身固有之存在。此论曾受僧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