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诸 |
释义 | 方诸历史典故 方诸怎么写好看:
方诸历史词典解释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方诸正四方,故谓之方诸,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又:“方诸东西面又各有小方诸,去大方诸三千里,小方诸亦方面各三百里,周回一千二百里,亦各别有青君宫室,又特多中仙人及灵鸟灵兽辈。”因以“方诸”指仙山、仙境。《云笈七签》卷七八:“纵赏三清,遨游五岳,往来圆峤,出入方诸。”清 缪艮《沈秀英传》:“秀英香消玉损,已返方诸。”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引吭高歌吭:喉咙。拉开嗓门,高声歌唱。叶圣陶醉后:“她们引吭高歌的时候,曳声很长,抑扬起落。” 偏正 吭,喉咙。放开嗓子,高声歌唱。禽经:鸣则引吭。梁晓声一个红6*卫6*兵的自白:“或隔三天,或隔五日,我们便会有极其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