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小伯怎么写好看:
大都小伯历史词典解释
西周时公卿采邑内的属官,指大夫士及邑宰。《尚书 ·周书·立政》“大都小伯”。孔颖达疏:“谓公卿都邑之内大夫士及邑宰之属。”
词语分解:
- 大都的解释 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 小伯的解释 古代公卿都邑内的大夫、士和邑宰的统称。书·立政:“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 孔 传:“小臣犹皆慎择其人,况大都小邑之长……可以非其任乎!” 孔颖达 疏:“﹝小伯,﹞大都邑之小长,谓公卿都邑之内大夫、士及邑宰之属。”主持小规模的诸侯盟会。国语·郑语:“ 齐庄 、 僖 於是乎小伯。” 韦昭 注:“小伯,小主诸侯盟会。”
历史官职推荐:国史院
官署名。掌修国史。宋初于门下省置编修院掌修国史,事毕即罢。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每修前朝国史则置。哲宗元祐五年1090置,隶门下省,绍圣二年1095 改隶秘书省。南宋时,每置即以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