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和苦雨韵
朝代 宋代
作者 李彭
释义

和苦雨韵原文

春归已獭祭,微绿先道周。

衡门少灯火,征夫竭乾糇。

雨工挽九河,荐作南国忧。

君诗形苦词,高义薄中州。

歌声满天地,宰物能闻不。

凡今世贤知,耄及谁不偷。

唯我与之子,炯炯定寡求。

安得习习风,冻蘖新萌抽。

遥山涤馀霭,归云下岩幽。

紫凤会骞翥,百鸟劳喧啾。

苍生得税驾,王度日清休。

醉眼眩章句,烦君为校雠。

诗词问答

问:和苦雨韵的作者是谁?答:李彭
问:和苦雨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尤韵

参考注释

春归

(1).春天来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 李山甫 《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唐 滕迈 《春色满皇州》诗:“蔼蔼復悠悠,春归十二楼。”

(2).春去;春尽。 唐 白居易 《送春》诗:“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復暮。”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宋 辛弃疾 《杏花天·无题》词:“有多少、鶯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3).春时回来。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内》诗:“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獭祭

比喻作文罗列典故或堆砌成文

鱼上水,獭祭鱼。——《礼记·月令》

道周

(1).路旁。《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毛 传:“周,曲也。”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荫道周。” 宋 夏竦 《贺舒州李相公启》:“钦闻朝涣,不获拜伏车下,奔走道周。” 明 高启 《送李用和提举》诗:“名藩多英豪,光彩溢道周。”

(2).以某种道理普遍地教化之。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道周百亿,化起大千。”《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陈太庙舞辞武德舞》:“道周经纬,功格玄祇。”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序:“道周万物者其神充,功济生人者其祥大。”

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征夫

(1) 行人

问征夫以前路。——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出征的兵将

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雨工

(1) 雨师,古人迷信,指掌管下雨的小神

雨工也?——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

何为雨工。

九河

(1). 禹 时 黄河 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 黄河 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书·禹贡》:“九河既道。” 陆德明 释文引《尔雅·释水》:“九河: 徒骇 一, 太史 二, 马颊 三, 覆釜 四, 胡苏 五, 简 六, 洁 七, 鉤盘 八, 鬲津 九。”

(2).泛指 黄河 。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落笔尘沙百马奔,剧谈风霆九河飜。” 明 何景明 《送李公从地官》诗:“乡路春行傍九河,帝京晴望五云多。”

(3).银河。《文选·<楚辞·九歌·少司命>》:“与汝游兮九河,衝飆起兮水扬波。” 吕延济 注:“九河,天河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侧身欲进叱於閽,帝赐九河湔涕痕。”

国忧

(1).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淮南子·人间训》:“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2).指国有患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吴王 曰:‘ 勾践 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3).指国丧。《后汉书·窦宪传》:“ 齐殤王 子 都乡侯畅 来弔国忧。” 李贤 注:“ 章帝 崩也。”

高义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州

旧指居全国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带;中原

歌声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

歌声飞出窗外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宰物

谓从政治民,掌理万物。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和美未扬,宰物下邑;康年屡登,惠风时协。”《南史·宋纪上·武帝》:“然则帝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公也。” 唐 权德舆 《奉和于司空兼呈李裴相公》诗:“宰物归心匠,虚中即化源。” 明 高攀龙 《题三太宰传》:“君子经世宰物,好恶两者而已。”

今世

(1) 这一辈子

今生今世

(2) 现代;当代

贤知

(1).贤明多智。《管子·七法》:“故贤知之君,必立於胜地。”《后汉书·蔡邕传》:“方今圣上宽明,辅弼贤知,崇英逸伟,不坠於地。”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愚柔者仰企所不及,贤知者则务为浩侈,不肯自抑其才。”

(2).贤明多智的人。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二》:“至於 殷紂 ,逆天暴物,杀戮贤知,残贼百姓。”《后汉书·刘盆子传》:“愿得退为庶人,更求贤知,唯诸君省察。”

不偷

(1).不苟且;不懈怠。《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俗教安, * 不偷。” 贾公彦 疏:“偷,苟且也。”《荀子·王制》:“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

(2).不浇薄;不轻佻。《论语·泰伯》:“故旧不遗, * 不偷。” 邢昺 疏:“偷,薄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敬慎威仪,示民不偷。” 薛综 注:“《毛诗》曰:‘敬慎威仪,视民不佻。’ 毛萇 曰:‘佻,偷也。’”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炯炯

明亮——多用于目光

两眼炯炯有神

习风

(1).和风。语本《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宁调元 《读史感书》诗:“不管习风与阴雨,头颅尚在任吾狂。”

(2).习惯风俗。 郁达夫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习风纯朴,政治修明的有托譬耶(Utopia)是现世中外文人在脑里创建之国。”

归云

犹行云。《汉书·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 晋 潘岳 《西征赋》:“吐清风之飂戾,纳归云之鬱蓊。” 宋 柳永 《少年游》词:“归云一去无踪跡,何处是前期?”

岩幽

山岩幽深处。 唐 王勃 《青苔赋》:“绕江曲之寒沙,抱巖幽之古石。” 唐 韩愈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巖幽。”

紫凤

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钧天曲》:“紫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唐 杜甫 《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 楚 珮,赤鳞犯舞拨 湘 絃。”《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歌传紫凤,夸北地之胭脂。”

骞翥

(1).飞举貌。騫,通“ 鶱 ”。

(2).比喻地位上升。 南朝 宋 范泰 《赠袁湛谢混》诗:“亦有后出隽,离群尽騫翥。” 唐 沉千运 《赠史修文》诗:“曩昔尽騫翥,与君仍布衣。”

百鸟

各种禽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天美 禹 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喧啾

(1).喧闹嘈杂。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喧啾百鸟羣,忽见孤凤凰。”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序》:“忽闻人声喧啾甚,自壁窥之,乃北骑数千自东而西。”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后堂颇爽塏,亦足避喧啾。”

(2).犹喧赫。 明 唐寅 《世情歌》:“桑田变海海为洲,昔时声势空喧啾。”

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税驾

犹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税,通“ 捝 ”、“ 脱 ”。《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司马贞 索隐:“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李斯 言己今日富贵已极,然未知向后吉凶,正泊在何处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税驾乎 蘅皋 ,秣駟乎 芝田 。” 唐 马戴 《寄广州杨参军》诗:“税驾 楚山 广,扬帆 湘水 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才识》:“ 亿 叹而泣曰:‘家本寒素,今富贵骤至,不知税驾地矣。’”

度日

过日子,多指日子过得很艰难

清休

纯洁美善。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濬哲我祖,时文畯德。玄粹纳真,清休载式。”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之三:“穆矣和风,育尔清休。”

醉眼

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章句

(1) 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

(2) 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

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校雠

亦作“校仇”。 1.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 刘向 《<管子>序》:“所校讎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 唐 韩愈 《送郑十校理序》:“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 集贤殿 ,别置校讎官,曰学士,曰校理。”《宋史·职官志四》:“﹝ 元祐 三年﹞十二月,詔礼部,本省长贰定校讐之课,月终具奏。” 清 吴翊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诗之二:“锦堂恩詔许归休,妙选宾僚佐校讐。”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解故上》:“自 隋 以降,书府失其守,校讎之事,职诸世儒。”

(2).比试;比较。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潘烂头》:“或谓 潘 曰:‘汝素以术自衒,今天师至矣,敢与之校讎乎?’”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事物不相校讎,輒昧善恶。”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6 3: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