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课怎么写好看:
夏课历史词典解释
科举考试用语。唐代落第举子,准备来年再试,于长安借静坊寺院或闲宅居住,撰写新文章,因时值夏季,谓之夏课。七月以后,向公卿显贵投献新文,又称秋卷。
词语分解:
- 夏课的解释 1. 唐 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唐 韩偓 夏课成感怀诗:“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执业以出,谓之夏课。”自注:“亦作秋卷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司空 钧 ,为郎官守 衢州 。有进士贄謁,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制
- 夏的字典解释 夏 xi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
- 课的字典解释 课 (課) kè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
历史知识推荐:陵波塘
水塘名。又名菱湖。在唐江南道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东南二十五里。宝历时,刺史崔玄亮开以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