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少尹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太原府次官,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并州大都督府司马置,员二人,从四品下,掌贰府事,为副留守,岁终则更次入计。
词语分解:
- 太原的解释 中国山西省省会。位于省中部,汾河纵贯,面积3044平方公里,人口 177万。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大的工业城市,以冶金、煤炭、化工为主
- 少尹的解释 1.官名 唐 初诸郡皆置司马, 开元 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 唐 杜甫 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 宋 ,名存实亡。后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黎鸿甫 ﹞是 福建 的一个巡检,署过两回事……这位 黎鸿甫 少尹明知不得了,他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带了一妻两妾三个儿子,逃了出来。”2.官名。指少詹事。新唐书·百官志四上“詹事府”原
历史官职推荐:御府
官署名。两汉隶少府,设令、丞。两汉管理宫廷金钱、衣服及刀剑、玉器等珍玩的库藏、出纳,亦称中御府。东汉掌使役宫婢制作补完宫廷所用衣服等事,又置织室丞。三国因之。西晋改隶光禄勋,掌使役工匠制作宫廷所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