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伊洛渊源录
释义

伊洛渊源录

历史知识

伊洛渊源录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南宋朱熹撰。十四卷。成于孝宗乾道九年(1173)。旨在阐述二程理学之源流,因二程居于河南伊、洛二水之滨,故名。内容包括周敦颐至程颢、程颐及其弟子的言行,尤以二程思想为最详,被奉为理学正宗。《宋史》“道学”、“儒学”两传,多据此书。宋人言道学宗派和分道学门户,亦自此书始。

词语分解:

  • 伊洛的解释 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国语·周语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韦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岭 。 禹 都 阳城 , 伊 洛 所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伊 洛 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唐 杜甫 北征诗:“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

历史知识推荐:陈伯平

1885—1907 清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名渊,字墨峰,别号光复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福建武备学堂肄业。三十一年入绍兴大通师范学堂。次年赴日学巡警。旋归国,与秋瑾等组织锐进学社,编辑中国女报。三十三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3: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