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役怎么写好看:
戍役书法图片
戍役历史词典解释
亦作屯戍、兴戍、行戍。战国时秦国兵役之一。服役者称戍卒,征发对象为已傅籍并合乎有关标准的丁男。役务主要为戍守边防和各种军事要塞,兼及驻地军事工程的修建。役期为一年。因死者常十有六七,致使“秦民见行,如往弃市”。
词语分解:
- 戍役的解释 1.戍边的军士。诗·小雅·采薇序:“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唐 李端 奉送宋中丞使河源诗:“ 东周 遣戍役,才子欲离羣。”2.戍守边疆。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诸流民及戍役者多从之。太守 弓钦 遣兵讨之,不胜。”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而推至於戍役之人,亦劳之以‘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则先王之政,即人之心,莫大於此也。”
- 戍的字典解释 戍 shù 军队防守:卫戍
- 役的字典解释 役 yì 服兵务,从军:从役
历史知识推荐:功德司
官署名。西夏始设,掌管佛教事务。有僧众功德司、护法6*功德司、出家功德司,设正使、副使为正副长官。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置,又称功德使司、都功德使司。秩从二品,掌奏帝师所统僧人及吐蕃军民等事,并经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