乣军历史词典解释
辽、金、元三代,由北方被征服的各族人组成的军兵。辽代分属契丹八部统领,泛称乣(糺)军,无定制。金代乣军形成正式兵种,分属东北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招讨使统领,诸乣军各有专名,地位低于部族军。由杂居的各族人临时组成的军兵,也称乣军。蒙古时期,降蒙的金乣军和契丹、女真、汉族军兵,统称为乣军或乣汉诸军。元世祖以后,泛称汉军。辽东降蒙的金乣军保持原有组织,仍沿用旧称,号辽东乣军。
词语分解:
- 乣军的解释 辽 金 以北方边地部族组成的军队。乣军之名始见于 辽 。 金 之乣军散居于东北、西北、西南三路。 蒙古 兴起后, 金 西南路与西北路诸乣相继投附或被征服。东北路乣军则在 窝阔台 时归属,成为 元 代 辽东 之乣军。参阅 王国维 〈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 陈述 乣军考释初稿、 蔡美彪 乣与乣军之演变。
- 乣的字典解释 乣 jiǔ 古同“糺”,中国辽、金、元时期对北方诸部族人的统称
- 军的字典解释 军 (軍) jūn 武装部队:军威
历史知识推荐:荫户
又称荫附、隐户。历代由官僚、贵族、地主、豪绅依仗权势控制的人户。汉以来各朝均有,或名称有异。如东汉的奴客、僮客,魏晋的佃客,唐中叶以后的庄客,都属荫户。西晋初颁布户调式,包含了荫户之制。晋书·食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