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支国怎么写好看:
离支国历史词典解释
即令支国。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 北伐山戎、离枝、孤竹”。离支即令支之讹。
词语分解:
- 离支的解释 亦作“ 离枝 ”。即荔枝。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隐夫薁棣,答遝离支。”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离支,大如鸡子,皮麄,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蟆即吐一物,举蟠承之,状如生离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离枝,丹荔…… 司马相如 上林赋作‘离支’。按 白居易 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 清 洪
- 国的字典解释 国 (國)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
历史地名推荐:书洋镇
在福建省南靖县西北部、船场溪东岸。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2.4万。为南靖县主要侨乡。镇人民政府驻旧圩,人口200。施姓始居,名施洋,后改为今名。1949年设书洋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