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獭祭鱼 |
释义 | 獭祭鱼历史典故 獭祭鱼怎么写好看:
獭祭鱼历史词典解释《礼记.月令》(卷五):“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工冰,獭祭鱼,鸿雁来。”东汉.郑玄注:“此时鱼肥美,獭将食之,先以祭之。” 初春万物复苏,獭将捕得鱼陈列在水边,好象祭祀一样。原指自然景象,后以“獭祭鱼”转而比喻文人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又獭祭是早春景象,因用作咏春之典。 宋.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唐.独孤及《山中春思》:“獭祭春水大,人家春日长。”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壁立源见“家徒四壁”。形容一贫如洗。清 黄遵宪乱后归家诗:“有家真壁立,无树可巢居。”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