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怎么写好看:
监司书法图片
监司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或官署名统称。汉代、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指刺史、侍御史及尚书左、右丞等有监察权的官员。《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宋代诸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有监察各州官吏之责,故亦有此称。明代则称提刑按察司。清代为司、道之统称。因藩司、道台有监督府县之责,故称。
词语分解:
- 监司的解释 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 汉 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 杨珽 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 清 李调元 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 河 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
- 监的字典解释 监 (監) jiān 督察:监察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
历史知识推荐:唐睿宗实录
书名。唐刘知几、吴兢撰。初著太上皇实录十卷,起景云元年710复位,迄于先天二年713,凡四年。后又撰睿宗实录五卷,起乾封元年666徙封豫王,迄于开元四年716葬桥陵。两者互有详略,起迄亦不同。开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