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羹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莼羹鲈脍”。泛指故乡饭菜。表示思乡情切。唐 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词语分解:
- 莼菜的解释 即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南人谓之蓴菜。”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诗:“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蓴菜。” 清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诗:“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
- 羹的字典解释 羹 gēng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
历史典故推荐: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弊病。补救偏差,挽正弊病。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元史.世祖纪:“故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仍以兴利除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