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怎么写好看:
乾隆通宝历史词典解释
①清高宗即位后所铸之纪6*元钱。②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平回疆后,在新疆叶尔羌城开局所铸之钱。用纯铜,少掺锌、铅,每文重二钱,形如内地制钱而稍厚。正面用汉文,为“乾隆通宝”,背面用城名,孔左满文,孔右维6*吾尔文。二十六年钱重减为一钱五分。其后,又先后在阿克苏、伊犁开局鼓铸。嘉庆以后,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以与制钱相一致。流通于新疆天山南路。当地仍沿故称为普尔钱。

乾隆通宝②
词语分解:
- 乾隆的解释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公元1736—1795年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清· 姚鼐登泰山记康熙乾隆咸丰三朝。——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乾隆丁亥冬。—— 清· 袁枚祭妹文
- 通宝的解释 中国 旧时钱币的一种名称。起于 唐高祖 武德 四年公元621年铸造的“开元通宝”。以后历代都曾沿用,“通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 南唐 的“唐国通宝”、 宋 代的“太平通宝”、 元 代的“至正通宝”、 明 代的“大明通宝”、 清 代的“康熙通宝”等。 日本 、 越南 、 朝鲜 等国的钱币也曾用“通宝”之名。
历史知识推荐:扜罙
见“扜弥”。